跳到主要內容區

【短講】在音韻學視角下的避諱考究-張月琴教授

ImgDesc

陳垣於1933年出版的《史諱舉例》,奠定了歷史學門以諱字判斷版本年代的研究基礎,可視為避諱界的教科書。然該書對史諱所涉及的音韻問題多有遺漏,甚至導致錯誤的論斷。何大安〈史諱中的音韻問題〉一文即以音韻學的角度探究《史諱舉例》,並針對誤漏提出修訂。而講者亦以音韻學角度出發,逐一探討何大安〈史諱中的音韻問題〉(2014)一文中所提及史諱的音韻情形,並針對清初避諱的情形提出一些合理的解釋。
陳垣《史諱舉例》有父子不避嫌名一說,以「後魏獻文帝名弘,其子孝文帝名宏。宋明帝名彧,其子廢帝名昱。父子不避嫌名。」直指「弘宏」、「彧昱」是嫌名(指音同字異者)。然何大安以音韻學反切,得出「弘宏」、「彧昱」為不同音,本就無須避諱!
張月琴教授提到,與諱字之音相同者,才須避諱。而黃一農教授以「宣玄」為例,提出清康熙年間有內務府包衣曹宣,後改名荃,疑避玄燁諱,然今二字發音不同,不知當時是音似就避諱,或該二字實音同?張月琴教授現場查索「韻典網」的《廣韻》(https://ytenx.org/kyonh/),表示「宣」為小韻,只有一種念法,為發”s”的尖音;而「玄」則為發”h”的團音。謝豐帆副教授指稱,宣玄二字雖有尖、團音之別,但清初尖、團音已合流,兩者在當時應為同音字;又,另一種可能是當事者誤以為同音(或難以分辨),故敬避。
臧振華教授也拋出了「清」華的拼音為”ts”的例子,謝豐帆副教授則以當時命名或受老學究影響,而以”ts”作為標準拼音,然口語上仍以”c”發音。此外,黃一農教授亦提出太平天國時有名為文玕者,在被派去攻打太平天國前,將其名改為文安,兩者是否音近?改名或有期盼能平安歸來。查《廣韻》,「玕」「安」二字韻母相同,聲母相似,兩者可謂音近。
對於何大安〈史諱中的音韻問題〉一文所提出的避諱論證,張月琴教授、謝豐帆副教授二人都認為何大安以漢語音韻學所作的論證,在語言學看來並無大太的問題,而其結論──避諱必須同音,也與語言學的專業認知相同。
陳垣於1933年出版的《史諱舉例》,奠定了歷史學門以諱字判斷版本年代的研究基礎,可視為避諱界的教科書。然該書對史諱所涉及的音韻問題多有遺漏,甚至導致錯誤的論斷。何大安〈史諱中的音韻問題〉一文即以音韻學的角度探究《史諱舉例》,並針對誤漏提出修訂。而講者亦以音韻學角度出發,逐一探討何大安〈史諱中的音韻問題〉(2014)一文中所提及史諱的音韻情形,並針對清初避諱的情形提出一些合理的解釋。
陳垣《史諱舉例》有父子不避嫌名一說,以「後魏獻文帝名弘,其子孝文帝名宏。宋明帝名彧,其子廢帝名昱。父子不避嫌名。」直指「弘宏」、「彧昱」是嫌名(指音同字異者)。然何大安以音韻學反切,得出「弘宏」、「彧昱」為不同音,本就無須避諱!
張月琴教授提到,與諱字之音相同者,才須避諱。而黃一農教授以「宣玄」為例,提出清康熙年間有內務府包衣曹宣,後改名荃,疑避玄燁諱,然今二字發音不同,不知當時是音似就避諱,或該二字實音同?張月琴教授現場查索「韻典網」的《廣韻》(https://ytenx.org/kyonh/),表示「宣」為小韻,只有一種念法,為發”s”的尖音;而「玄」則為發”h”的團音。謝豐帆副教授指稱,宣玄二字雖有尖、團音之別,但清初尖、團音已合流,兩者在當時應為同音字;又,另一種可能是當事者誤以為同音(或難以分辨),故敬避。
臧振華教授也拋出了「清」華的拼音為”ts”的例子,謝豐帆副教授則以當時命名或受老學究影響,而以”ts”作為標準拼音,然口語上仍以”c”發音。此外,黃一農教授亦提出太平天國時有名為文玕者,在被派去攻打太平天國前,將其名改為文安,兩者是否音近?改名或有期盼能平安歸來。查《廣韻》,「玕」「安」二字韻母相同,聲母相似,兩者可謂音近。
對於何大安〈史諱中的音韻問題〉一文所提出的避諱論證,張月琴教授、謝豐帆副教授二人都認為何大安以漢語音韻學所作的論證,在語言學看來並無大太的問題,而其結論──避諱必須同音,也與語言學的專業認知相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