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短講】當Sangley與化人相遇:從語言「考古」看首波全球化過程中的閩南、西班牙語言交流-李毓中副教授

ImgDesc

本次跨領域交流會邀請清大歷史所的李毓中副教授進行閉門短講,題目為〈當Sangley與化人相遇:從語言「考古」看首波全球化過程中的閩南、西班牙語言交流〉。西班牙帝國在大航海時代來到東方,遇到的第一個挑戰便是語言隔閡,而李毓中教授整理出版的《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系列套書,以17世紀閩南語-西班牙語辭典、閩譯、西譯手稿為主要出版品,具體呈現大航海時代閩南人與西班牙語世界的交流過程與成果,為人類「世界記憶」(Memory of the World) 的重要資產。

源起

李毓中教授在菲律賓馬尼拉聖托馬斯大學(UST)檔案館考察文獻時,意外於館藏目錄發現一本備註為「Vale muy poco」(價值很少)的手稿,翻閱後發現為西班牙文-漢字-閩南拼音-官話拼音的辭典,十七世紀閩南人的常用字皆收錄於此。值得一提的是,「雞籠淡水」詞條的西文對譯為「在艾爾摩沙島上,即西班牙人所在的土地」,意指此時西班牙人擁有鷄龍、淡水兩地,這一發現讓李毓中教授了解此手稿背後的價值,並開啟其歷史語言學的研究之路。為深化研究成果,李毓中教授在本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組成「閩南—西班牙歷史語言文獻」跨國性研究團隊,並取得UST檔案館的手稿授權,於2018年12月正式出版《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一》一書。

獲獎

不久,李毓中教授所率領的團隊又陸續出版《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二: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菲律賓唐人手稿》《閩南—西班牙文獻叢刊三:無極天主正教真傳實錄》《閩南—西班牙文獻叢刊三:明心寶鑑》《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四:華語—西班牙語辭典》《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四:新刊格物窮理便覽》等5部書,此系列叢書對西班牙語研究貢獻極大,不僅榮獲2023年西班牙「第一屆西班牙索里亞公爵基金會國際西班牙語學研究講座」(I Certamen de Seminarios Duques de Soria de Hispanismo Internacional) ,還得到西班牙王室Soria公爵基金會的獎助,與團隊成員中研究台灣史研究所陳宗仁、清大語言所連金發、台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鄭縈、歷史所博士生吳昕泉,台大外文系張淑英、Cadiz大學José Luis Caño Ortigosa以及菲律賓聖多瑪斯大學Regalado Jose,於七月初前往西班牙領獎。

手稿中大量的閩—西詞彙,有如時空膠囊,為我們保存了十六、十七世紀的閩南、西班牙古語的發音,如今日西班牙語的Jesus,古語發為Sesus。從麵包被閩南人譯為「饅頭乾」、土茯苓被西班牙人譯為「中國木棍」(palo de China) 的記載,亦可看出閩南—西班牙—菲律賓語言接觸中對異文化的理解。此外,《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菲律賓唐人手稿》為目前所見最早的華人學習西班牙語的資料,但手稿中卻未見任何關於親屬的西語辭彙,可知當時西班牙人並非華人的通婚對象,因此無須使用該類詞彙。綜上所述,歷史語言學有如語言考古,李毓中教授及其團隊在整理並出版手稿的同時,亦對手稿中的用字遣詞進行考究,再加上當時的歷史脈絡,逐漸建構出十七世紀在馬尼拉的西班牙人與閩南人的文化及生活樣貌。

大航海時代作為人類歷史上的首波全球化,針對這類研究,不該只是物種,語言文化更應該被關注,而西班牙—墨西哥—菲律賓—閩南的語言文化交流,更是人類歷史上跨越歐、美、亞大陸橫跨空間最廣,族群最多元的人類語言文化交流過程,值得最深入的研究與關注。

瀏覽數: